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救治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如果您还认为脑梗死抢救的黄金时间是3小时、4.5小时或者6小时,您已经落伍了!!最新研究表明,急性脑梗死抢救的黄金时间已延长至发病后24小时。难道我们之前用的都是“假黄金”?其实不然,今天就和大家浅谈急性脑梗死抢救的“黄金24小时”!
为什么会有黄金抢救时间?
脑梗死是由供应脑组织的动脉闭塞所致,在动脉闭塞的最初2-3分钟内并没有脑细胞死亡,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才逐渐出现脑梗死,并且梗死的体积越来越大(如下图,红色部分为脑梗死)。如果在脑组织发生较大梗死之前打开闭塞动脉,则可挽救部分未发生梗死的脑组织,减小脑梗死体积,降低最终残疾程度和死亡风险。因此,只有在脑梗死体积未达到最大(即尚存在可挽救脑组织)之前打开闭塞动脉才可能有效,否则即使打开闭塞动脉也并不能为患者带来益处。这段治疗可能有效的时间即为“黄金抢救时间”。

是不是所有的患者都适合在24小时内治疗
不是!不是!不是!
如上所述,脑动脉发生闭塞后随着时间的延长脑梗死体积逐渐增大,但是每个人脑组织坏死的速度并不一样。有些人脑梗死进展很快,可能在发病1小时内即出现很多脑组织坏死;有些人脑梗死进展缓慢,可能发病后24小时后脑梗死体积仍然较小。对于那些脑梗死快速进展的患者,若在就诊时已出现较大梗死体积可能并不一定合适取栓治疗。目前临床医生能够利用影像学检查(头颅CT或核磁共振)判断脑梗死体积的大小,因此影像学检查对于医生制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非常重要!此外,是否能够进行取栓治疗还需要考虑患者综合身体状况,合并严重系统性疾病的患者并不一定适合取栓治疗。
“24小时太久,只争分秒”
既然目前脑梗死黄金抢救时间已拓宽至发病后24小时,突发脑梗死后还有必要争分夺秒的赶往医院吗?当然有必要,“24小时太久,只争分秒”。
如上所述,脑动脉闭塞后脑梗死进展速度每个人并不一样,但目前尚无预测梗死进展速度的办法。病人及家属能做的就是尽早赶往医院,早一分钟赶到医院就多一分希望,早一秒打开闭塞动脉就少一分残疾和死亡风险。

黄金抢救时间窗有可能拓宽至48、72小时甚至更长吗?
目前有临床研究证据支持的黄金抢救时间窗为24小时,但并不意味着发病24小时后就一定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既然每个人脑梗死进展速度并不一样,也许一些进展缓慢的患者可能在发病后48小时、72小时甚至更长时间内均可尝试开通闭塞动脉。
但是任何治疗措施的应用前必须经过严格的临床研究证实安全有效。因此,脑梗死患者若有机会参与相关临床研究,获益的也许并不仅仅是患者本人。脑梗死具有家族聚集倾向,也许正因为您的一点点奉献,就能让后代在患病时得到更好的治疗。
相关阅读
如何快速识别脑卒中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治疗
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后为什么大夫还建议动脉取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