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老年医学专题网!

登录 | 注册

您的位置: 首页  <<   医学科普

脑部动脉狭窄需要警惕低灌注性脑梗死

2019-02-28 作者: 来源: 浏览量:2516 字号:T | T

摘要: 关注低灌注性脑梗死


医学解释

低灌注性脑梗死是脑缺血的一种,当出现血流动力学低灌注(体循环低血压或有效血容量不足)时,有脑动脉狭窄的患者,易出现相邻脑血管分支供血区分界处或分水岭区局部脑缺血,甚至狭窄动脉供血区的大面积脑缺血,进而发生低灌注性脑梗死。


01

                                   如何从影像学上识别低灌注性脑梗死呢?

低灌注性脑梗死在影像学上多表现为分水岭梗死,在头颅核磁上大脑前动脉远端细小分枝和大脑中动脉远端细小分枝分界处供血区之间楔形分布区为前分水岭梗死;大脑后动脉远端细小分枝和大脑中动脉远端细小分枝分界处供血区之间楔形分布区为后分水岭梗死;大脑中动脉浅部细小分枝和深部细小分枝之间如下图所示呈串珠样或连续分布的区域为内分水岭梗死;而某支大动脉远端供血区存在散在、多发的点片状异常信号则提示该狭窄动脉远端可能发生了低灌注性脑梗死。其中,血流动力学损害最常引起内分水岭梗死,且常常与颈动脉狭窄相关,提示了更差的预后。

02

                                        低灌注引起脑梗死的机制有哪些?

(1)脑血流动力学障碍:机体内血压下降至超过自我调节能力后,造成脑部的血液低灌注状态,即通常所说的脑供血不足,血流速度减缓,引起缺血缺氧改变。

 (2)微血栓形成:由于缺血、 缺氧等因素影响,血管内皮遭受破坏,导致血小板凝聚性增高、凝血异常等,进而诱发微血栓的形成。

 (3)血液净化功能下降:血液低灌注和血流压力降低对微血栓的冲刷、粉碎能力下降,容易导致微血栓聚集。

 (4)侧枝循环障碍:低灌注状态下出现侧枝循环障碍。

03

                                                   低灌注性脑梗死治疗

除了缺血性脑卒中的抗血小板聚集、降脂稳定斑块等常规治疗外,需要及时补充血容量、 抗休克和纠正低血压等治疗,给予静脉滴注生理盐水或低分子右旋糖酐,失血量较大患者给予输血,必要情况下给予升压类药物。

04


       脑动脉狭窄的患者生活中容易出现低灌注性脑供血不足的情况有哪些呢?

(1)运动过程中大量出汗,需及时喝水;发热大量出汗,严重呕吐腹泻需及时补液治疗补充有效循环血容量,然后积极治疗原发病。由于特殊原因长时间禁食禁水的患者也需要特别注意低灌注的发生。



(2)自行不恰当口服降压药导致血压过低;日常根据医嘱规律口服降压药的患者,夏天由于血管扩张、排汗较多,易使血压降低,需要在家勤量血压,若血压偏低及时就诊调药。参见往期相关科普文章:低血压与脑卒中缺血性卒中患者血压控制知多少?有高血压的老年朋友们,降压注意了!

(3)合并脑血管狭窄的女性患者当月经量过大时也容易发生低灌注,在及时补充有效循环血量的同时,要积极就诊治疗原发病。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参考文献:

1. Li Y, Li M, Zhang X, Yang S, Fan H, Qin W, et al. Clinical features and the degree of cerebrovascular stenosis in different types and subtypes of cerebral watershed infarction. BMC neurology. 2017;17:166

2.张根明. 夏季低灌注性脑梗死的临床识别及治疗[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3, 11(7):863-864.

3. 冯玉花. 急性低灌注性脑梗死16例临床分析[J]. 医药论坛杂志, 2016(7):139-140.


本号文章,欢迎转发到朋友圈。如需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并保持内容及公众号相关信息的完整。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哦!




关键字:低灌注性脑梗死 分水岭区 侧枝循环障碍

最新发布

更多 >>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