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的大风吹走了雾霾,也带来了寒流使气温明显下降,让大家呼吸新鲜空气的同时也“预适应”了冬天的寒冷。虽然天气很冷,但医院急诊室却越来越“热闹”,尤其是脑卒中的病人明显增多。小编心里纳闷“难道脑卒中与冷空气相关吗?”。
是的,冷空气真的可以增加脑卒中发病率!!有研究表明,脑血管意外的发病率在气温较低的冬季明显高于其他月份。气温维持在11~21℃时,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相对稳定,而当气温降至1~11℃时该病发病率明显升高。英国的一项研究表明,气温每降低1℃就会增加2.1%的脑卒中风险。我国的多项气象医学研究表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与季节天气和温度的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天气变化为什么会影响脑卒中呢?
1. 天气变化影响血压
当人置身于寒冷的环境时,血管收缩,管腔会随之缩窄,从而影响血管内的血流速度和血流量,甚至会影响血压。当这种变化超出人体的代偿能力时,就可能导致脑卒中。对于既往患有脑卒中的患者来说,由于其血管的调节能力较健康人差,脑卒中发病率更高。
2. 天气变化影响血液成分
有研究表明,血液粘滞度、纤维蛋白原含量、凝血因子等均可受天气因素影响,而这些因素与脑卒中发生相关。
3. 天气变化影响胆固醇
当气温较低,而气压相对较高时,人体的血清胆固醇和交感神经的张力升高,容易发生血管痉挛,更易形成血栓。
4. 其他因素
气温变化时更易发生流感,从而引起一些并发症,如诱发血液的高凝状态,增加脑卒中的发生率。
另外,天气变化会影响人们的行为,如户外活动和新鲜蔬菜摄入量减少等,这些也是影响脑卒中发生的因素。
所以小编建议,近日气温变化大,出门要注意防寒保暖,恶劣天气应减少出行,注意合理饮食和适当室内运动。同时当出现疑似脑卒中的症状时应及时诊治,最大程度的降低脑卒中的危害。
参考资料
TurinT C, et al. Higher stroke incidence in the spring seasonregardless of conventional risk factors: Takashima Stroke Registry, Japan,1988-2001. Stroke, 2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