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老年医学专题网!

登录 | 注册

您的位置: 首页  <<   图片新闻

医生的追求是什么?首医副校长吉训明:病人的生命更有尊严

2021-07-01 作者: 来源: 浏览量:1411 字号:T | T

摘要: 医生的追求是什么?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院长吉训明说,“作为医生,我们希望病人的生活更有质量,病人的生命更有尊严。”

医生的追求是什么?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院长吉训明说,“作为医生,我们希望病人的生活更有质量,病人的生命更有尊严。”



作为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院长,吉训明一直致力于脑卒中防治的临床与研究工作。他说,“脑卒中只要发生,一半以上的病人都会留下残疾。病人瘫着进医院,瘫着回家是我们不愿看到的。”

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中国国民健康的重大慢性疾病,是我国成人致死、致残的首位病因。2019年权威发布的《全球疾病负担报告》数据显示,我国总体卒中终生发病风险为39. 9% ,位居全球首位。

“脑卒中与癌症不同,它是一种可防可控的疾病。只要注重早期预防就可以有效阻止脑卒中的发生。预防的费用不到治疗费用的1%,我们花1元钱预防比花100元钱治疗的效果更好,负担更小。”

2018年我国居民因脑血管病致死比例超过20%,这意味着每5位死亡者中至少有1人死于卒中。据推测,2030年我国脑血管病事件发生率将比2010年升高约50%。

我国每5个人中约有2人罹患卒中,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我们有时候到社区给老人们做筛查会吃到‘闭门羹’。直到告诉他们做筛查送花生油,医生的桌前才会排起一条长队。”个人的健康管理意识一直是吉训明极为关注的问题,他说,“我们要记住,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以缺血性脑卒中为主,在我国常被叫作脑血栓或脑中风。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脑血管阻塞,导致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发生不可逆的损害。在病情进展的过程中,患者的感知、记忆、语言、肢体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危及生命。

我国每5个人中约有2人罹患卒中,比欧美多一倍。“罹患脑卒中的患者60%-70%都会留有残疾,有的患者还会出现失明、疼痛、情绪抑郁、心理障碍等情况。”吉训明说。



二十余年的行业经验让吉训明越发认识到我国脑卒中防治的关键问题所在。

脑卒中防治的关键,在预防。我国脑卒中发病率和复发率远高于欧美,患者存在着反复住院的情况。这种患者常常在有症状或者发病后把“输液”治疗当作金科玉律,而忽略了对脑卒中高危因素的早期预防筛查和基本防治常识的了解。从各个渠道对民众开展脑卒中专项科普宣教,加强民众预防意识,注重对自身危险因素的早期预防筛查,注重生活方式的改善和心脑血管健康管理,是脑卒中防治工作的关键环节。

提及脑卒中的预防筛查及科普宣教等问题,吉训明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欧美国家预防医学的医生既可以给病人开处方也可以对民众直接进行健康教育。我国医务工作者尤其是综合性医院的医生,临床诊疗任务重、压力大,如何在临床工作中加强早期预防筛查,如何让他们抽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对民众疾病预防的科普宣教中去,都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需要建立比较完善的预防、筛查和健康管理机制。例如,如何对高血压这一诱发脑卒中的高危疾病进行前置性、下沉式筛查,将脑卒中防治关口前移;如何让脑卒中高危群的健康查体列入医保,对脑卒中进行最有效的早期预防筛查和干预,都离不开一套规范化的管理机制。

卒中潜在人群近3.3亿人,卒中减残病房让患者不再“瘫着进,瘫着出”

我国脑卒中人口已超过1500万人,但每年仍以8.3%的速度在逐步增长。“如果加上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这些脑卒中高危人群的话,脑卒中的潜在人群有将近3.3亿人。长远来看,这是一种庞大的社会压力和经济负担。”

如何把社会的医疗压力转换为脑卒中潜在人群进行健康自我管理的动力?吉训明给出的答案是,建立以卒中减残病房为核心的预防、筛查和健康管理新模式。

“我们团队依托互联网医疗诊治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利用5G信息系统,正在为社区建设智能化的脑卒中高危因素筛查工作站。”吉训明介绍,筛查工作站可以进入社区、单位,形成一个与脑卒中相关的健康网格化管理网络。“在未来,我们还会尽可能开拓更多的筛查场景,让民众对自己各项身体数据,尤其是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前置下沉到基层的筛查工作站与医院的卒中减残病房数据共享,潜在的脑卒中高危人群可以通过智能医疗系统直接转入专科医院的病房,针对高危因素进行更准确的筛查评估和干预。

“我们这个病房的主要任务是给患者做科普宣教,改变患者对脑卒中的认知。”以往的卒中病房里,大多数患者是因病住院,只能躺在床上输液;卒中减残病房是“未病先防”,主要是为患者进行细致的病因筛查评估和科普宣教。病房里所有的电视都会播放与脑卒中防治相关的视频资料,患者因为行动自由可以和医生、其他患者建立更良性的互动模式。“患者要做的就是开心地进来,开心的接受科普,开心地拿好处方离开医院,每年定期回来评估检查。”吉训明笑着说,“加强对脑卒中高危因素的筛查干预,从根源上预防卒脑中的发生和复发,这可比瘫着进去,瘫着出来好多了。”

此外,卒中减残病房会将最新的脑卒中防治适宜技术、缺血适应治疗,防治药物,包括特殊的中医药诊疗方案引入其中,预防的同时,也加强脑卒中发病后的治疗和康复等,使患者最大程度获益。

“这样的病房,病人住院时间短,但干预效果好,国家负担轻,医院周转快,医生成就感也更高。我们把基层的筛查工作站、医院的卒中减残病房、智慧医疗技术等整合在一起,建立国家百万减残工程指导临床的落地模式,这是未来卒中病房的一个发展方向。”

从疾病诊治到器械研发,从怀疑到认可,二十年,只为解决患者病痛

吉训明办公室挂着一幅字:艰苦创业。工作间隙,他会端着茶杯,用眼神跟着字的笔锋“写”一遍。他告诉记者,从医二十余载,一路走来,他越发感受到这四个字的重量。

二十年前,我国有关脑血管疾病的研究仅仅停留在对动脉研究的层面,医疗机构从来不筛查脑静脉的问题。

人体的血液循环是一个宏观的大系统,动脉供血,静脉回流。无论是动脉堵塞引起的慢性脑缺血或者急性卒中,还是静脉梗阻造成的静脉性脑梗死,这些都是影响脑血流供应的重要问题。现在的心脑血管医生会将患者脑动脉和脑静脉的双向筛查结果作为诊疗的重要依据。

“在以前,脑静脉梗阻引发的头痛、脑鸣、记忆下降、失眠等问题,往往被认为是抑郁症、更年期综合征的表现,医生们都会忽略脑静脉这一思考维度。”

吉训明说,“从临床来看中国人的缺钙情况比欧美国家严重。老年以后,由于骨质疏松等原因。身高会变矮,叠合生长骨刺的原因,静脉血管受到压迫。人的身高会变矮,但动脉不会,动脉受到压迫后也会压迫静脉。骨刺、动脉的压迫引发一系列的脑动静脉临床问题,病人会走路不稳、头晕、脑鸣、睡眠不好,这都是我们中国特有的脑血管病特点,需要我们中国人自己解决。”

脑静脉系统约占整个脑循环系统的1/3。吉训明意识到,医生如果再用动脉思维、动脉器械来解决静脉问题,会引起更多的漏诊误诊,甚至让患者错过治疗的最佳时间,导致病情延误,预后不良。



针对脑静脉血管的特点,吉训明更新了诊治技术思路和方案,同时注重专用器械的研发。“二十年前,我做一个病人的手术,需要做三天,而且要每天做一次;现在,我一般只做一次20分钟的手术即可,最短5分钟就能把手术做完。”

但就是这样一项开拓性的技术,在早期却受到不少人的质疑。吉训明印象最深的是十几年前的一位病人。吉训明回忆,这位病人的治疗与复查效果很好,但在咨询其他医生的时候得知静脉根本不需要治疗,于是对吉训明产生了严重的怀疑。“那个时候真的很头疼,他家人闹完部门找领导,还有的病人一直跟踪我,我心里也不是滋味。”吉训明笑了笑,“然而经过时间的检验,我是对的。”

通过早期诊断、手术治疗和神经保护等一系列研究,吉训明团队研发了脑静脉窦血栓治疗的专用器械,填补了国际空白。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并将危害婴幼儿和孕产妇为主的重症脑静脉血栓的救治成功率从45%提高到88%,致残率和死亡率从高达30%降到12%。

“我常听到一句话,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其实搞创新也是一样,创新也会被误解,也会付出代价,你得有献身精神。我记得第一位介入医生就是把导管插入到自己的心腔中的。”

吉训明轻轻的点点头,那种坚决和他墙上艰苦创业的笔锋一样凌厉洒脱。

关键字:医生的追求是什么?首医副校长吉训明:病人的生命更有尊严

最新发布

更多 >>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