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是指排便次数太少,或排便不畅、费力、困难、粪便干结且最少的一种消化道常见症状。正常时,每日便次1-2次或2-3日排便一次,但粪便的量和便次常受食物种类以及环境的影响。许多患者的排便<3次/周,严重者长达2-4周才排便1次。有的每日排便可多次,但排便困难,排便时间每次可长达30分钟以上,粪便硬如羊粪,且数量极少。那么老年人便秘又该如何护理呢?包括良好饮食、增加运动、良好的生活习惯及辅助药物。
|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病是其主要并发症。如何合理的降低血压、血压到底多少才合适?
|
肥胖是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是代谢综合症(代谢综合症是以肥胖为核心,伴随高血压或糖、脂代谢紊乱)的核心环节,并最终增加心脑血管病的发病危险。肥胖易引起肝胆疾病。肥胖者容易并发胆固醇结石。
肥胖者易患某些癌症。如结肠癌、直肠癌、乳腺癌、子宫癌等。肥胖可引起骨关节病变。体重过度增加能使关节(如脊椎、肩、肘、髋、足关节)磨损或撕裂而致疼痛。如何正确的减轻体重您又知道多少呢?
|
除不合理膳食、缺乏运动和不健康心理的基础干预外,在预防心脑血管病时,通常建议的优先顺序为:
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肥胖?血脂异常?饮酒
除不合理膳食、缺乏运动和不健康心理的基础干预外,在预防心脑血管病时,通常建议的优先顺序为: 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肥胖-血脂异常-饮酒。还介绍了如何戒烟以及戒烟的益处。
|
中国也已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最新调查表明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超过1.27亿;70岁以上的高龄人口超过2000万。认知功能障碍是脑退行性病变的行为表现,其最严重的病理状态是老年期痴呆症,已成为国际医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阿尔茨海默病即所谓的老年痴呆症。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致死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认知和记忆功能不断恶化,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性减退,并有各种神经精神症状和行为障碍。本文简单的介绍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生理、临床诊断、并发症及治疗。
|
中国人盛行的是:"百善孝为先",从历史文化传承来说,尊老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别的民族咱们先不管不论,但是中华民族之所以是中华民族,之所以血浓于水,之所以历尽沧桑生生不息,之所以"人情味"非常浓厚,就是因为咱们中国人关爱老人爱护孩童。关爱老人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人类进步科学发展的前提,只有人类的思想纯正了社会才能健康的发展,所以关爱老人并不单单是一个家庭、一个孩子的事,而是需要一个社会、一个国家共同努力!
|
心脏有节奏的收缩、舒张推动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流动的血液对动脉血管壁的侧压力称之为血压。心脏收缩时血液对动脉血管壁产生的最高压力为收缩压,俗称“高压”;心脏舒张时血液对动脉血管壁产生的压力为舒张压,俗称“低压”。通常血压的单位用mmHg表示,如:116/72mmHg,其中“116”代表收缩压,“72”代表舒张压。 如何发现高血压?什么样的血压是理想血压?
|
适当运动的益处:防治代谢综合症;增强心血管功能,预防冠心病;提高人体呼吸系统功能;增强运动系统功能;减轻精神压力;使家庭和睦、社会和谐
|
众所周知,长期患有高血压会引起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损害,从而容易导致中风、心肌梗塞、肾功能衰竭,严重的甚至会引起死亡,故有人称高血压为“隐蔽的杀手”。其实,患有高血压并不可怕,有许多降压药都能把升高的血压降下来。然而,许多人长期服用降压药却达不到理想的治疗效果,甚至引出不少麻烦,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患者在治疗时步入了种种误区:误区之一:用药量不足有些高血压患者服用的降压药剂量不足,就像救火时水量不够一样,无法发挥药物正常的降压效果。误区之二:过量用药服药量太大会使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毒性反应,若同时服用几种药物还容易使药物互相产生反应,从而增加药物的应科学地掌握用药剂量,尤其是患有肝、肾疾病的高血压患者更不能超量用药,否则会造成严重后果。误区之三:用药单一据统计,大约有2/3的高血压患者用一种降压药就可以使血压降至正常水平,有1/5的患者需合用两种降压药,而另有10%左右的患者则需合用三种降压药才能使血压降至正常水平。以下几个小问题,可以帮助大家简单的了解高血压。
|
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护理包括居室环境、个人卫生、饮食、排泄、体育活动、睡眠、安全管理等方面。
|
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2.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3.常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4.经常吃适量的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5.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宜体重;6.吃清淡少盐的膳食;7.如饮酒应限量;8.吃清洁卫生、不变质的食物。
|
慢性病是使身体结构及功能发生改变,无法彻底治愈,需要长期治疗、护理及特殊康复训练的疾病。包括:心脑血管病(如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外周大血管病)、
恶性肿瘤、
代谢性异常(如糖尿病、血脂异常)、
精神异常和精神病、
慢性气管炎和肺气肿等。
|